四環九約(四)—「下環」的商業崛起

香港變幻時

當我們追溯香港歷史時,必先從開埠初年建立的維多利亞城,一個充滿了故事與變遷的城市。在前幾期的分享中,我們已經漫步過「四環九約」中的三環,包括政治權力中心的「中環」、早期華人商業之源頭的「上環」和有獨特風情的「西環」。而今,我們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站「下環」。下環的範圍大致涵蓋了現今灣仔與銅鑼灣一帶。隨著時間的推移,下環這個地區名字卻逐漸被淡忘,很多老香港人,也感到陌生。然而,正是這片不到11平方公里的區域,孕育了一個世界知名的商業購物地標「灣仔/銅鑼灣」,在這顆東方明珠發光發亮。

兩大英商締結黃金時代的開始

說起下環的發展源頭,不得不提兩大英商洋行——紮根灣仔的顛地洋行與紮根銅鑼灣的渣甸洋行(後來改名為怡和洋行)。這兩家洋行不僅是當時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更是推動下環乃至整個香港島發展的關鍵力量。顛地洋行的創始人托馬斯.顛地(Thomas Dent),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英國商人。他於香港開埠之初便看中了由現今灣仔大王東街至摩理臣山這片土地的潛力,並於1841年投得此地用作興建自己公司的根據地,並設為總部。隨後,他在海邊興建了碼頭和大小倉庫。更值得一提的是,顛地先生於現今春園街與交加街附近精心打造了一座以「春園」命名的豪華花園別墅,其內匠心獨運地嵌入了一方小巧湖泊,專為泛舟而設,增添無限雅致。這座別墅環境清幽,建築風格獨樹一幟,巧妙融合了中西精髓,成為當時香港島上引領風尚、專為尊貴賓客打造的奢華社交場所。許多外國商人和港督都曾在此留下過足跡,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顛地洋行在1866年因受英國金融風暴影響逐漸衰落,繼而結業,只留下春園街、石水渠街等地名作為對過往輝煌的回憶。而另一邊的渣甸洋行,即後來聲名顯赫的怡和洋行,於1842年把總公司從廣州搬遷到香港,植根於銅鑼灣東角地帶。該洋行業務廣泛,不僅深耕商品貿易,更擁有強大的船隊與專屬碼頭,實力雄厚無匹。為彰顯其非凡地位,怡和洋行於東角海濱建造了一座典雅的花園洋房,成為當時一景。自1850年起,怡和洋行每日中午於銅鑼灣避風塘畔鳴放午炮,這一傳統已跨越170余載,成為吸引無數遊客駐足觀賞的風景線。隨著時間的長河緩緩流淌,怡和洋行的業務版圖不斷擴張,總部亦遷離了銅鑼灣。然而,其昔日的輝煌並未隨之消散,反而在渣甸街、渣甸坊、怡和街及勿地臣街等街巷間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每一磚一瓦都蘊含著滄桑與故事,見證著這段不朽的商業傳奇。

英資撤出 華資進駐

1923年,香港知名華裔商人利希慎先生代表希慎集團,以380萬元從怡和公司購得昔日被譽為「怡和山」或「渣甸山」的地段,隨後匠心獨運地將其改造成「利園(遊樂園)」,內設戲院、酒樓等高端設施,瞬間成為達官顯貴聚會與宴飲的時尚標地,直至近鄰的利舞台風靡一時方告落幕。二戰結束後,利園山被夷為平地,藉此騰出空間以構建利園酒店。伴隨著希慎集團從怡和洋行手中陸續購入更多地產,怡和洋行在銅鑼灣的統治地位悄然易主,希慎集團華麗登場,成為該區域的新領軍者。

銅鑼灣的英文名稱之謎

銅鑼灣,其英文名「Causeway Bay」雖字面難與「銅鑼」直接聯想,實則深植於地理變革之中。19世紀末,為緩解香港島東西交通壓力,一條跨越灣區的海堤——「Causeway」應運而生,成為連接兩岸的紐帶。此舉不僅極大便利了交通,更觸發了銅鑼灣的飛躍發展。隨著建築與商業的蓬勃興起,這片土地逐漸綻放華彩,成為今日繁華之象。而「Causeway Bay」之名,便由此灣區與海堤共生的故事傳承至今,成為銅鑼灣的國際標識。

結語

「下環」,雖然其名稱已鮮少被人提及,但其歷史的痕跡與文化的積澱卻始終銘記在人們的心中。從顛地洋行的興衰到怡和洋行的崛起,從海堤的建成到銅鑼灣的繁華,這一切都見證了下環乃至整個香港島的發展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商業的興盛與變革,更感受到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就是下環的故事,一個充滿了變化與希望的故事。

圖:李豐年 Kenneth Lee